-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岭南路178号茅台国际商务中心一期第AB幢(B)1单元9层19号房
- 邮箱:
- yg8174@qq.com
- QQ:
- 259633603
- 传真:
- 0851-84851236
- 手机:
- 18606505966
今年是药明康德成立25周年。从2000年一间650平米的实验室起步,如今的药明康德已成长为一家全球性CRDMO公司,并且还在持续建能力、扩规模,快速发展。我们的平台目前正承载着数千名客户的创新项目,加速新药好药不断问世,为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25年来,药明康德如何一次次跨越周期,实现长期发展?
日前,行业媒体Pharma Manufacturing的主编Greg Slabodkin采访了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民章博士。陈民章博士拥有二十多年新药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在多个全球新药的研发及商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民章博士认为,药明康德的战略很明确:跟随科学,跟随客户,跟随分子,“这是我们一体化CRDMO模式的核心,能够帮助我们始终立足行业前沿,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以下是他的详细洞见。
陈民章博士:CRDMO正在持续强劲增长。药明康德与初创公司和大型医药公司广泛合作,加速创新疗法问世,造福广大患者,并以此推动行业的发展。
我们专注于质量、速度和成本,持续助力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型药公司加快新药开发进程,提升研发效率,让新药、好药更快惠及患者。202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50款新药,今年上半年继续批准了16款,彰显出行业合作正持续推动创新的步伐。
无处不在的创新驱动着新药研发,也对能力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创新药物分子的大小和复杂性日益增加,尤其是寡核苷酸、多肽、靶向蛋白降解剂(TPD)、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新分子的出现,新药的整体研发进程——从化学合成到生产、质量控制和满足法规要求——都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先进的方法。
客户会找到药明康德,是因为我们有大量积累的know-how、专业能力和持续扩展的规模,能够从容应对这些复杂的分子挑战。同时,他们希望借助我们的平台控制开发成本、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
Greg Slabodkin:药明康德在全球拥有多少基地设施?它们的位置和能力规模如何?
陈民章博士:今年是药明康德成立25周年,我们已经从一间7000平方英尺(约650平方米)的实验室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如今,我们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拥有20多个研发和生产基地。
例如,在美国,我们的圣地亚哥基地能为小分子原料药(API)和制剂提供从筛选、发现生物学、药理学、工艺研发,到GMP生产的卓越一体化服务。我们也正在特拉华州米德尔顿建设一个新的园区,专注于胶囊和片剂的临床及商业化生产、包装和测试,该基地预计将于2026年底前投入运营。
在欧洲,我们的德国慕尼黑基地专注于早期药物发现,并提供X射线晶体学、蛋白质供应和生物物理分析方面的定制化服务。
我们位于瑞士库威的工厂专注于制剂生产和包装,能够为后期临床和商业化规模生产提供灵活的服务。该基地预计将在2026年增加喷雾干燥能力,还将增加肠外药物生产和脂质纳米颗粒(LNP)相关能力。
在亚洲,我们也有多个运营基地。2024年,我们的新加坡基地开工建设,将为小分子、寡核苷酸、多肽和复杂的合成偶联药物提供原料药生产服务。该基地一期预计于2027年投入运营。
Greg Slabodkin:药明康德目前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投资,以支持未来的增长?
陈民章博士:药明康德的战略很明确:跟随科学、跟随客户、跟随分子。这是我们一体化CRDMO模式的核心,能够帮助我们始终立足行业前沿,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
我们当前投资的重点之一是建设新分子相关能力和产能。例如,我们的WuXi TIDES业务为寡核苷酸、多肽药物及相关化学偶联物(“TIDES”药物)提供一体化服务,覆盖API和制剂从发现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尤其是GLP-1领域的需求,WuXi TIDES将在2025年底前进一步提升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SPPS)总体积至超过10万升,并计划在新加坡基地增加更多产能。
我们不断加快产能建设,还能更好地满足后期临床试验和商业化生产的需求。2025年3月,我们位于常州和泰兴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以零缺陷顺利通过FDA现场检查。这两个基地是药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药业(小分子CDMO)和WuXi TIDES的重要生产基地。到2025年底,我们小分子原料药的总反应釜体积也将超过400万升。
陈民章博士:WuXi TIDES是我们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其全方位的CRDMO能力涵盖新型单体、连接体和配体、寡核苷酸、多肽以及复杂化学偶联物的工艺开发与任何规模的生产服务。这种一体化的方式能够简化TIDES药物开发流程,助力客户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将创新疗法从概念推进至临床。
例如,我们在一个复杂的多肽-PMO(PPMO)偶联物项目中,通过多个团队平行推进,优化合成、偶联、制剂和分析方法,帮助客户在短短11个月内将候选药物推进到IND(临床试验申请)阶段。
在TPD化合物领域,我们也深耕多年。我们已与该领域的150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合成了超过188,000种复杂的TPD化合物,其中70多种已进入临床前候选药物(PCC)阶段,10多种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
此外,我们积极拥抱绿色科技,大力推进连续化生产和酶催化等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品的使用,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客户需求,并助力可持续发展。
Greg Slabodkin:合全药业如何继续拓展喷雾干燥分散(SDD)产能?
陈民章博士:作为药明康德的子公司,合全药业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今年新增了一台PSD-4喷雾干燥器,进一步提升了喷雾干燥商业化生产能力。同时,我们的瑞士库威基地全新的喷雾干燥车间也正式破土动工,预计首台喷雾干燥设备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
喷雾干燥分散是合全药业用于生物利用度提升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支持从毫克级实验室规模到临床以及商业生产阶段吨级规模的喷雾干燥开发和生产,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加快项目进程。
陈民章博士:赋能客户是药明康德不变的初心,我们致力于与行业同仁携手构建更健康的世界。与大多数客户一样,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融入到战略和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我们在瑞士库威和德国慕尼黑基地加大对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投资,比如太阳能利用及雨水回收。在全球各运营所在地,我们持续优化流程,在助力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技术,例如连续化生产和酶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业务运营中减少碳排放。
我们还与供应商合作,减少与采购相关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推动共建低碳供应链。今年,药明康德正式加入制药供应链倡议(PSCI),成为PSCI供应商合作伙伴。我们与客户和各方行业同仁携手合作,推动更可持续、更负责任的未来。
今年,我们提交的温室气体减排近期目标已成功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审核认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成就也获得了包括MSCI、EcoVadis、CDP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内的诸多全球权威机构的认可,我们对此由衷感到自豪。
中文内容基于行业媒体Pharma Manufacturing的报道,点击“阅读全文/Read more”即可访问原文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