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岭南路178号茅台国际商务中心一期第AB幢(B)1单元9层19号房
- 邮箱:
- yg8174@qq.com
- QQ:
- 259633603
- 传真:
- 0851-84851236
- 手机:
- 18606505966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灵鸽科技(83328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是一家物料自动化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秉承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核心业务聚焦于粉料、粒料、液料及浆料等多样化物料的计量、配料、混合及输送等自动化生产流程与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以“物料精准处理系统专家”为使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集智能化、自动化于一体的全方位物料处理解决方案,涵盖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及单机设备两大产品线。在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方面,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食品智能微量配料系统,以及针对精细化工、橡胶塑料等行业量身定制的自动计量、配混、输送一体化系统。单机设备方面,主打动态计量器系列,其中包含失重式计量喂料机,固体流量计等。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广泛覆盖新能源、橡胶塑料、精细化工、食品医药等多个对物料处理有着高要求的行业领域。
公司较早进入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经过多年技术研发,掌握失重式动态计量、双螺杆连续制浆工艺等多项行业核心技术,其中数字化失重式计量喂料机的喂料精度达到±0.2%的国际先进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取得专利权173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集成电路布图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拥有数位行业资深专家,核心技术人员在物料计量、混合方面拥有30年的研发经验,较早将螺杆式连续制浆技术成功应用于锂电池行业。公司先后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培育企业、江苏省版权示范基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无锡市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双新目录认定、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
公司秉承“无人化、无尘化、智能化”理念,深耕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多年来累积了丰富而优质的客户资源,客户涉及锂电池上下游产业、橡胶塑料、精细化工、食品医疗等众多行业,应用面广泛。
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口碑,公司产品得到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蓝固、鹏辉能源、厦门海辰、万华化学、容百科技等新能源行业、金发科技、道恩集团、聚隆、云天化、东方雨虹等橡塑行业以及亿滋食品、海天、好丽友、仲景、妙可蓝多等食品领域的下游行业龙头企业的接受与认可,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龙头客户资源有助于公司受益于客户的发展,保障自身业绩的稳定增长;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公司提高已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市场,提高公司经营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3.6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81%;实现净利润425.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2.1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66,067.7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3.17%,公司净资产31,130.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0%。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巩固传统橡塑行业市场份额的同时,重点拓展工程塑料、新型材料等橡塑领域的高价值客户。同时,公司聚焦新能源行业头部客户需求,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业务突破。2025年,公司新增订单量较同期增长171.10%,为业绩的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产品为非标定制类产线及设备,产品之间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综合考虑物料特性、生产工艺、制造流程、产线布局等多种因素进行个性化、定制化设计。公司大力提高产品的标准化设计,降低设计偏差。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实现了资源整合与成本优化,进一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公司以“客户满意、高效前行”为宗旨,全面拉通研发、设计、生产工艺、采购、质量及财务等各部门,深入钻研产品细节与工艺,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在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的提升,通过科学的岗位设计、流程再造及人才盘点,实现组织架构的精简高效,构建涵盖战略匹配度、团队协作性、以结果和价值为导向等维度的考核体系,优化组织能力,提高组织效率。为公司实现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基于对未来的信心,公司回购了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希望能确立公司和员工利益共享的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公司整体活力,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公司将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客户产品工艺,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将技术与客户的工艺需求紧密结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研发理念,在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所在行业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围绕产线自动化所需的核心设备及控制技术,以及物料自动化处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重点投入,保持公司在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的技术优势,并为公司行业应用拓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研项目包括如下:(1)连续式振动失重计量秤;(2)高阻隔材料共挤技术研究与应用;(3)高阻隔膜用全自动收卸卷装备;(4)失重秤防结拱动态响应机制及自适应破拱装置研究;(5)锂电池干法电极系统的研发;(6)智能粉体多组份计量系统的研发;(7)自动视觉识别定位上料系统的研发;(8)高分子材料去味系统的研发。
由于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涉足物料自动化处理,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行业、橡胶塑料、食品医药、精细化工及石化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增长会带来对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需求的增长,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粉料、粒料、液料及浆料等散装物料是锂电池、橡胶塑料、精细化工、食品医药等众多行业原材料或半成品、产成品的主要形态,在处理过程中存在易扬尘、易泄露、难计量等难题。人工操作不仅容易导致物料浪费、生产低效、质量不稳定、管理成本高,而且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散装物料处理的痛点,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作为流程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装备支撑,可以实现粉料、粒料、液料、浆料等多种形态物料的自动化处理,大幅减少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失误及安全隐患,显著提升产品质量,营造安全、卫生的生产环境;配套的产线/设备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采集和输出精度、温度、压力、流量等生产工艺指标,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与处理方案,并对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有效提高产线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生产管理及产线运维的成本。因此,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能有效解决锂电池、精细化工、橡胶塑料、食品医药等诸多行业生产环节的痛点问题。因生产过程监控数字化程度低、生产数据监控不齐全产生的成本控制问题以及因自动化程度低导致工人长时间接触有害原材料为代表的安全生产问题等。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成为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体系的关键一环。随着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该行业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未来,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不断提升,物料自动化处理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全球物料自动化处理市场整体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数据,全球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65.10亿美元。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橡胶塑料、精细化工、食药等行业。
全球新能源电池市场持续扩张,其中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带动新一轮设备需求。随着国内外锂电池产能规划超500GWh,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政策推动,早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激增,为自动化、数字化装备企业提供广阔空间。
全固态电池技术成为行业焦点,2024-2025年产能规划已超200GWh,固态电解质以其更安全性及能量密度高的特性,市场应用广泛。另外与传统的湿法工艺相比,干法电极工艺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动力、储能、航空、智能装备等领域对高比能电池的需求增长,针对干法电极技术趋势,量产线纤维化设备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新技术核心工艺对高精度物料处理设备(投料、计量、混合(纤维化)、包装等)依赖度高。公司凭借在粉体-固体-液体自动化处理领域的技术积累,可快速切入固态电池设备赛道,抢占市场先机。
食品制造业作为民生刚需行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始终保持稳定占比。2022年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达1,797.9亿元(同比增长7.6%),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根据中投顾问预测,2021-2025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7.96%左右,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922亿元。随着消费场景持续修复及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深化,食品加工行业对高效、智能化生产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当前食品制造业正经历从传统批次制造向现代化流程制造的转型,这一趋势与橡塑、新能源等行业的技术升级路径高度契合。流程制造模式通过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可显著提升食品加工的精度、效率及卫生标准,尤其适用于原料称重、输送、混合等关键环节。
另外随着消费者对食品保鲜、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升,高阻隔膜凭借其优异的氧气、水蒸气阻隔性能,在食品包装领域迎来快速增长。2025年全球食品包装膜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500亿元,其中高阻隔膜占比超30%,年复合增长率达8%-10%(数据来源:SmithersPira)。公司新开发的多层共挤高阻隔包装膜产线解决了多层高阻隔材料的共挤技术及制备工艺关键设备,提升薄膜材料的综合材料性能。可延长生鲜、预制菜等食品的货架期,减少防腐剂使用,未来的对食品安全和预制菜的市场的需求,会带来对多层共挤高阻隔膜产线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市场,我国新材料行业加速向高端化跃迁。智能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VR/AR、5G通信和新基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新材料生产离不开计量、配料、混合等物料处理过程,是物料自动化处理的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其中橡塑(橡胶和塑料的统称)等材料,已深度渗透至国民经济各领域。2025年,中国橡塑行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预计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3.3万亿元,较2022年的29,727亿元实现显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预计超过25,000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5年全球改性塑料需求量预计达到1.28亿吨,中国市场占比超过40%。汽车轻量化趋势推动改性塑料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单车塑料用量较传统汽车提升30%以上。家电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对阻燃、抗菌等功能性塑料需求旺盛。电子电器领域,5G基站、AI服务器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电磁屏蔽、导热塑料需求激增。
另外特种工程塑料PEEK、PI等高端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在航空航天、医疗植入、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国内龙头企业产能持续扩张,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橡塑行业增长将有力驱动上游物料自动化处理需求,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发展空间。
精细化工指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通称精细化学工业。该行业产品指具有特定应用功能、技术密集、商业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根据不同领域可分为传统精细化工和新型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的高端领域,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占化工行业比重提升至45%。医药制造领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创新药审批加速,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将带来精细化工及医疗行业对物料自动化处理需求。
精细化工及医药行业的物料处理存在行业门槛高、工艺流程复杂、生产工艺标准要求高、安全标准要求高等特点。有很高的行业核心壁垒和技术挑战。但公司30多年积累的精密配料、输送工艺技术以及如对五氯化磷、氟化工、合成酶等特殊物料输送及处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使公司具备进入精细化工及医药市场的核心技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M6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