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岭南路178号茅台国际商务中心一期第AB幢(B)1单元9层19号房
- 邮箱:
- yg8174@qq.com
- QQ:
- 259633603
- 传真:
- 0851-84851236
- 手机:
- 18606505966
有一种神奇的酶,能“点石成金”,把维生素D变成骨化二醇,每吨产值上亿元。然而,科研团队缺少中试设备和优化工艺,产业化步履维艰。一筹莫展之时,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共享厨房”为其定制了一份成果转化的“私房菜谱”。这个“厨房”其实是一个中试平台,不仅提供工艺优化的“锅碗瓢盆”,还共享经验丰富的“大厨”。联合攻关之下,这项成果已转化落地。
以前,不少科技服务像是“大锅饭”,服务同质化、转化效率低。给创新“开小灶”,意味着服务更加精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更加紧密。表面上看,尝到甜头的是企业,往深处看,也是科研与产业“两头甜”。
这种“甜”,是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无缝衔接。从企业角度来说,根据需求“下单点菜”,资源能更好地用在刀刃上。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也能在对接市场、服务科研过程中,更高效地激活设备和场地资源。这种模式的“甜”,还体现在双方的“绑定”上。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双向奔赴”让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想要尝到更多“甜头”,需要科创服务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科创企业难免遇到“成长的烦恼”,服务贴心到位就需要“对症下药”。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综合服务中心有一个“技术急诊室”,这是中关村硬创空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在此设立的开放式服务窗口,从电路板打样这种关键技术到医疗器械认证这类复杂专业的准入环节,再到独具创意的工业设计,各种各样的需求都能在这里找到有效解决方案。精准定位问题,开出创新良方,不仅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也能够将分散的技术与创新服务资源有效整合。
“小灶”不小,聚焦创新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打开的是发展的大空间。洞察企业需求,寻找技术与服务的契合点,科创生态雨林才能更加郁郁葱葱。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